面对拼多多的猝死事件,90后英国投行精英表示:我是心甘情愿996的!

采访 撰文 编辑|瑞琦

受访者:Edward (化名)

前段时间有关于“23岁的拼多多女孩因多日加班而导致猝死的新闻,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因此“跑动英伦”媒体部的记者瑞琦,决定围绕“996”这个话题对我们的会员进行一个专访。

受访对象背景:90后,工作第5年,目前在伦敦的一家大型投行工作

以下是记者瑞琦与受访者Edward的对话:

问:请先介绍一下您工作的行业和工作的基本情况吧?

答: 我是在金融行业工作的,硕士毕业后到现在,工作快5年了。之前在伦敦一家小的金融企业工作了两年左右,现在是在一家大的投资银行工作,也工作两年多了。

问:工作这几年来,您觉得加班严重吗?

答: 加班…其实我感觉加班没有让我觉得非常困扰。我第一份工作加班比较多,第二份工作相对轻松一点,基本上没有加班的需要。

问:可以具体说一下工作时长吗?

答: 早上一般都是9点开始,像我第一份工作,因为我们的项目是一个新的business line,会有很多需要处理的问题,就像一个大公司里面需要创业的小组一样,当时晚上有时会加班到9点10点、11点都有。

问:每天吗?

答:也没有到每天,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新的组,大家在做一个之前公司都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所以大家都比较有动力,大家往往都是自愿加班的,老板都没有要求要加班。

问:所以可以说您是“心甘情愿996“的吗?

哈哈,这个说法还挺有趣的,不过有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解。应该没有人真的能够“心甘情愿996“吧,我当然也是希望能够每周工作5天,每天只工作8小时,然后还能升职加薪啦!

在第一家公司里经常加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那个项目能走多远,对于我们来说也都是未知,我们也是在边探索边工作,所以就希望能把它做得好一点,给公司里的其他人看,也就会比较努力,但其实是没有硬性加班的时间的。

第二份工作的话,就基本没有加班,早上9点开始,到下午6点基本大家就都下班了。

问:那第一份工作加班的时候,会有加班费吗?

答:呃,没有加班费。根据合同,英国关于加班的规定是需要跟雇主进行商议,而关于加班给不给加班费这个问题,一般也都会写在合同上。

两份工作的合同上写的都是加班是不给加班费的。(加班如果给加班费的话,法律要求加班的时薪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但我入职的时候,HR(Hiring Manager)会明确表示,是没有加班费的。

但是金融行业里面的每个部门也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像是做资产管理或者是做IT的,其实加班不太多;如果是在投资银行的IBD部门(投行部)的话,加班是非常严重的,可能每晚都到凌晨1点、2点这样的。

不过在入行之前,大家也都会有心理准备,是了解工作强度的。而且入职前可以直接问老板关于加班的情况,老板也会如实告诉你,也是没有加班费的。

问:大家都说,在英国工作是比较注重work-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可是根据您的描述,感觉加班也很严重,这是因为您所在的行业的特殊性的原因吗?

答:嗯是的。但其实在我们行业里面,英国也算是非常注重work-life balance的。比如说做投行业务的,他们的职责中包含许多要和客户紧密配合的繁杂细致的工作,工作节奏非常快,也经常需要出差。

不过在世界各个地方做这个工作的工作时间其实都很长。听说,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是工作时间最长的,美国比中国好一点,英国比美国也好一点。所以其实,相对来说,在英国工作还是轻松一些。

在英国的金融行业里面,不同的部门也不一样,有的部门可能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有的部门可能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不同的公司也不一样,比如说来自美国的公司可能就加班多一点,可能很多人都在晚上10点后下班,但欧洲的公司就要好一点。

但我觉得在英国工作比较好的一点就是,你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去加班不那么严重的行业或者公司工作,因为你在面试的时候,这些信息都是很公开透明的,HR会如实告诉你这份工作的强度,需不需要加班之类的。如果你觉得不合适的话,可以拒绝。

问:那合同里面写的工作时间是什么样的呢?

答:合同里面写的都很好哈哈,可能是7个小时、8个小时。但实际大部分人的实际工作时间都会超过合同里面的工作时间。但是一般来说的话,工作时间长的人的收入和奖金都会更高一些。所以他们可能也是一种相当于在“用命换钱”的感觉。

问:那他们加班这么多的话,有没有出现过什么身体上的问题呢?有听说过有人因为加班太多,压力太大而发生“猝死”的情况吗?

答:这个事情也是有的,但情况不是很多。在投行部工作的人,压力比较大,经常也要出差,飞来飞去,时差可能都是紊乱的,这样对身体其实是不好的,一般做3、4年,会发现很多人都离开了。

不过在这种很忙的岗位上,随着级别的上升,工作时间会越来越短。领导们可能5点就下班就接孩子去了。或者有的人也会选择2、3年后从投行跳槽到企业里面,或者去基金里面做投资,这样会稍微轻松一点。

我听过很多人明确表示,投行部的工作强度,一般来说干2、3年就干不下去了。关于猝死这件事情,我个人身边还没有遇到过。

问:那如果您的老板,让您天天996,您愿意吗?

答:嗯…那我得看看这件事情值不值得。比如说,如果我没有在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没有得到更多的报酬和升职的空间,那我可能不大愿意。

但是如果像我第一份工作那样,我老板是没有让我加班的,但同事们,包括老板,也都坐在那里工作,很晚很晚才走。因为大家都觉得,我们公司之前没有这个东西,我们想把它做出来,而且想把这个东西做的比其他竞争者都好,并且最终能够实现盈利,也算是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饼吧哈哈,所以大家都很努力,没有怨言。

但是如果我们明确知道做这个东西无论是对于公司的盈利方面还是对于自己的个人成长,都没有什么好处的话,那我可能不会愿意去加班。

问:因为国内的企业里面可能会出现:老板没下班,员工也不敢下班的情况,英国职场里面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吗?

答:英国这边的人还都是比较个人主义的,如果当日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人都会在正常下班时间离开岗位。

根据我的个人体会,老板虽然是你的领导,但他只会指导你如何完成你的工作职责,而不太会干预你的个人生活。而且其实在很多大企业里,刚入职的年轻人加班往往不多,前提是完成了你的responsibility(工作职责)。相反,老板们加班比较多,因为他们肩负着更多的责任。

我觉得在英国职场里面,大家还是比较务实的。我现在公司的老板就跟我说,只要你把你的任务做完,就不需要加班。而且我还听说,因为在英国的劳工保护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你在加班的话,老板可能会催你走,因为老板怕别人觉得他在强迫你加班。

怎么说呢,在这边工作,也会有人工作很辛苦,但主要取决于职责,即使这个职责可能没有明确地写到合同里,但大家其实个人也都是比较清楚的,所以说这边加班的话,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公平的交换。而关于是否值得“用命换钱“ ,那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了。

问:那有没有老板故意给员工布置特别多的任务,让员工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内完成不了,不得已必须要去加班?英国有没有这种情况?

答:这种情况我自己没有遇到过。但我听说一些公司在想要通过裁员的方法来节约成本时,会通过给员工设立无法达成的工作目标,或者其他苛刻的要求,来强迫员工离职。

问:那您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英国的职场中,会遇到“歧视”吗?

 

答:这个是会有的,首先是签证的问题。因为我们是中国人,需要申请工作签证,有很多公司是很明确不招收需要申请工签的求职者的,因为公司是需要花钱来帮助求职者办理工作签证的,而且申请工作签证的流程会导致申请者在拿到offer之后2-3个月之后才能入职。

举个例子吧,面试都是需要被面试官被打分的,“weak”、“strong”、“very strong”。因为招聘一个需要申请工作签证的申请者有额外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如果一个需要工签的求职者可能需要拿到“very strong”的面试评价才可以拿到这份工作,但是一个不需要工签的求职者只需要拿到“strong”就可以了。

另外一方面的话,在技术岗位上,中国人受到的歧视会很少。因为无论是写程序啊,还是做量化金融,或者说做会计,这些工作都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拥有这些能力的英国人相对是比较稀缺的,而我们中国人相对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但是对于更注重和人打交道的岗位,比如销售和管理岗位,可能存在对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等原因,所以在求职和晋升中往往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在金融行业里面的晋升路线一般是,刚开始工作的Analyst,2、3年后可能会升到Associate, 再做2、3年后升到Vice President(中层管理岗),再然后就是Senior(高级管理岗)。

一般来说,大多数比较努力工作的中国人都可以在5-10年内升到VP, 但是再往上走,就变得比较困难了。第一个原因就是越往上走,岗位肯定也越少;第二个就是可能还是有“刻板印象”的存在吧。

问:那升到VP以后,下一步可能升不上去的,会选择继续留在英国还是回中国呢?

 

答:这个其实都有,因为中国可能会有很多机会,但英国这边的生活比较稳定。我也经常跟朋友讨论这个问题,那在英国的话,你可能做的只是一颗螺丝钉,或者说好听点,一颗高级螺丝钉,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开心的打工仔吧。

回去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在国内找到了很好的创业机会,或者说在大厂拿到了更高级别的职位,另外一个原因是回家陪父母,因为父母可能年纪大了,需要照顾。

决定留在这边的人呢,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子女和社会关系都在英国,而他们也习惯了英国的比较平静的生活方式。

问:那您后悔毕业后选择在英国工作吗?

 

答:我个人是没有后悔的。因为我做的量化金融这个领域,英国还是比较先进的,我在这里可以学到算是全世界里面最先进的技术。但其他领域可能不一样,比如说你去做互联网企业,其实国内是比英国要发达的,比如说电商、人工智能和社交网络之类,国内是更先进的。所以分行业吧,有的行业英国比较领先,有的行业中国做得也很好。

问:最后一个问题,想回到我们的新闻话题上,有关于前段时间的”23岁拼多多女生因为加班而猝死“的这件事,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我个人感觉,像阿里啊,腾讯啊,拼多多啊这些企业,他们飞速增长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市场已经变得饱和起来,目前是处于一个增量转到存量的阶段,但是竞争仍然是很激烈的。

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新技术的应用,为了优化成本,资本家可能只能选择去“压榨”员工了;不过资本家可能也会觉得很“委屈”,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年底开股东大会的时候,也没法向股东们交代,股东们肯定是想让公司的股价涨得越高越好,股票分红越多越好;所以这件事儿也挺矛盾的。

西方国家也曾有类似的事件的发生,19世纪初的时候,西方各国的工业发展迅速,工人们劳动强度很大,往往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到16小时;而即便是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各大工厂还有使用童工的情况出现,可见当时工厂对于劳动力的剥削是有多么严重。

所以这也导致爆发了一系列的抗议活动,例如:1848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国工人运动、1851年澳大利亚石匠工会罢工、1886年芝加哥罢工等等。一个接一个的抗议活动出现后,西方各国才普遍意识到对于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保护是必要的,也因此将八小时工作制列为法律条令。

还有后来因纽约三角地纺织场大火,而导致146名工人丧生的悲剧发生以后,立法、行政、司法、工会、社团等也纷纷开始行动,提高劳工安全生产标准,改善劳工福利待遇,这也算是为世界各国生产安全制度最先发出的声音吧。

而对于中国而言,我觉得可能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说拼多多这件事出来以后,当大家开始在微博,知乎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其实就表明大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这相当于迈出了第一步。

对于资本家来说,任何一个个体的员工可能都是弱者,但如果大家团结起来,通过社会的组织啊、我们的法律啊,来规范他们,同时以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做参考,我相信在未来,中国也是能够在企业的利益和劳动者的权益这两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的,未来也一定是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