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茜 | 会员专访 | 疫情下,我在伦敦尝试了三件不敢做的事

本文作者 周晓茜Jo

偏执手作的美食美学达人;马拉松、铁人三项以及马甲线业余爱好者;会打架子鼓的业余小提琴手;曾6年媒体从业,1年全职公益;目前KCL(伦敦国王学院)数字资产与媒体管理专业在读硕士。

#1 故事开头

来伦敦前,我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我想去看看周董拍过MV的 Maughan Library,去Trafalgar Square 喂喂女王的鸽子,去 Leicester Square 试试英国中餐是否正宗,去泰晤士河畔看日落下的伦敦眼,去 Somerset House 看看梵高的向日葵。
 
而现实是,当我去年抵达冬令时的伦敦,只有人心惶惶,漫漫黑夜,阴雨绵绵。我就在这样一个lockdown的特殊时刻,开启了疫情下的伦敦生活。
 
起初的日子里没有什么机会认识新朋友,同学基本都是网上交流。情绪是压抑而又恐惧的。但是我想,我对生活的热爱不能停止。

#2 我的3个小目标

于是我给自己设定了三个目标,从生活里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开始:
 
1、马甲线保持在线;
2、泰晤士河边上拉一次琴;
3、通过美食认识新的朋友。
 
面对突然改变的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我有点担心被伦敦各种“热量炸弹”和“甜蜜诱惑”打乱节奏。但我发现,日常购买食材和准备一日三餐,依然下意识选择我最核心的生活饮食习惯:
  • 选择低GI主食,比如糙米燕麦、全麦面包;
  • 偏爱高蛋白低脂肪的鸡肉牛肉鱼肉;
  • 避免甜食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 多吃各类蔬果和奶制品;
  • 尽量少油少盐。
除了三餐规律、早睡早起,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保持运动习惯。
 
因为lockdown,健身房、泳池等室内场馆全部关门,我能做的,只有每天清晨时分,沿着泰晤士河慢跑5公里。有时迎面擦肩跑过或只是手上拿着一杯咖啡的陌生人,跟你礼貌微笑说早安的时候,感觉一天都会被点亮。
 
Lockdown期间,没有什么机会认识一起跑步的朋友,大多数独处的时光是快乐而又心平气和的。
但是时间久了,不免孤独。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跑动英伦,认识一帮热爱运动的朋友。
 
找到了组织,不仅让我在异国他乡多了一份归属感,高质量和规律的训练更让我对伦敦跑步生活多了很多期待。最动人的部分,还是大家在一起互相鼓励和加油。
 
时刻关注饮食和运动,保持马甲线在线,只是一个顺带的结果罢了。
 
在一个天朗气清的午后,泰晤士河边,不畏惧行人的目光,我勇敢拉了一次小提琴。虽然没有“被投硬币”,但是我很享受自己的表演。
我也用自己包的饺子和意大利朋友PK意面。通过食物进行跨文化交流,认识更多新的朋友。
 
至此,Lockdown期间,我给自己定的三个小目标,全部顺利完成。

#3 一些感悟

也许你看不出来,其实我已经30加的年纪,并且是一个快4岁孩子的母亲。 
回头审视自己,从参加第一场半马开始、到全马,再到铁人三项;怀孕期间坚持游泳运动健身,哺乳期完成两场铁人三项。
 
这几年一直从内而外,打破自己,重塑;再打破,再重塑。过程很痛,也很爽;有勤学好问的谦卑,也有奋不顾身的勇气。
也许改变别人很难,改变环境更难,但至少我可以改变自己,活出心之所向的版本。
 
曾经看到一句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好:“人到中年,不是你控制体重,就是体重控制你。很多人说:顺其自然。其实,顺其自然就是个骗子,人到一定岁数,不是老,就是胖。但凡精致好看的,都是在暗地里下过功夫的。”
 
有时候会很迷茫,那就做这几件事:跑步健身,早睡早起,三餐规律,多读好书,做这些永远不会错。如果还是没有目标,也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博学的脑袋,这些足以超越80%的同龄人。
每当看到更多优秀的人我也会焦虑,但这就像跑步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赛道和配速。有些赛段轻松愉悦,有些赛段注定泥泞而又孤独。
 
 
重要的是把看到的风景、结识的人、经历的故事,内化为自我成长的力量,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的同时,努力向前奔跑。去尝试,去犯错,去跌倒,去胜利,让环境塑造生活,用生活重塑你。
 
同时,作为一个快四岁的孩子的母亲,心里反复不断权衡的利弊是,只有让自己成长的速度更快,才会对得起那些错过了陪伴孩子的时间。但我更相信,只有把自己过好,才有更富足丰盈的爱给予身边的至亲家人。
 
我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不要给自己设限,去尝试生活的每一种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不轻易放弃。
 
平凡生活里,并没有太多戏剧性改天换日的时刻。日复一日坚持改进的力量虽小,但能坚持下来,累积的效果足以在若干年后惊人。因为每个人现在的样子,都是过往经历的叠加。
 
最感谢的,是我的每一位至亲家人,在不给我设限的同时,给予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下一个十年,不管走向哪里,于当下的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好习惯,至于结果只是顺带的事情。我希望和我的孩子一起探索世界,向美好事物妥协的同时,保持一份不断成长和对抗的力量。